400-861-8855
d1_1_pcbanner1-186.jpg d1_1_phbanner1-220.jpg

典型案例

港口码头

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智慧渔港”DB-MESH双链路备份无线组网项目

前言

      加缪列过十个最钟爱的词:世界、痛苦、土地、母亲、人们、沙漠、荣誉、穷困、夏天、大海。多倍通不贪心,只留最后两件。

广东岛屿的「海岸线」,凌晨五点钟。

       望向海平面尽头,山峦与山峦之间,一抹逐渐加深的红晕跳动攀升,晨昏交迭之间的世界,就算被潮湿的咸腥空气伏击,多倍通也无时无刻不在「记录」,像不知疲倦冲刷海岸的海浪。

项目概况

      为推动区域渔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产业融合,某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启动智慧渔港”工程建设。工程聚焦三个渔港的渔业码头、防波堤、港池、停泊水域及进出港航道等核心区域,布局35个前端监测监控点,部署气象监测、水质监测、烟火预警、综合环境感知等多类型传感器,配备船舶识别雷达全景摄像头,构建全域感知监测体系。同时,采用多倍通定制的DB-MESH双链路备份工业无线系统,以冗余通信架构保障数据稳定传输,实现渔港全域信息互联互通,助力搭建统一的渔港经济区智慧网络平台,打破渔港间信息壁垒。  

项目难点

      项目地常年处于亚热带海洋气候带,伴有海气盐雾腐蚀湿热交替强台风侵袭等气候环境,加之三个港口经济区面积广阔,存在大量民用无线设备,每个点位叠加多种监测监控设备,每个点位传输带宽要求8至120兆不等,对整个通信系统的方案布局、传输带宽、传输稳定性及设备的防护性能要求较高。

解决方案

      针对三个港区的复杂点位分布及差异化带宽需求,多倍通工程师多次携带设备开展实地测试与精细调试,最终选用多款多倍通工业级无线设备进行组合部署,共计投入 93 套通信设备。通过构建 DB-MEH 主备冗余双链路通信系统,搭建起 “前端点 — 中继点 — 核心汇聚点”的三级组网架构,再经由光纤专线传输至就近监控中心,实现点位间 1-2 公里间距内数据的稳定逐级回传。最终,三个港区的监测监控数据通过运营商专线实现跨区域整合,高效传输至总控中心,确保渔港全域数据的实时汇聚与集中管理。

项目优势

      针对大规模渔港存在的多点位分散跨区域协同多类型数据高带宽传输等复杂难题,多倍通深度定制DB-MESH双链路备份工业无线通信系统,通过冗余链路设计与中继组网技术,实现数据的稳定传输,有效满足综合环境监测船舶动态管理高清视频监控等多元业务数据传输需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多倍通专业团队贯穿全流程及时响应服务,成功解决了渔港数字化建设的痛点,形成了从项目交付到持续合作的良性循环。

案例分享

关键词:    多倍通无线案例     智慧渔港无线组网     监控数据无线传输     工业级无线基站     工业级无线网桥

立即联系,获取无线组网及太阳能供电解决方案

电话咨询
400-861-8855
公众号
公众号二维码
gongzhonghao
电话咨询
400-861-8855
在线咨询
抖音
抖音号
douyin.png
电话咨询
400-861-8855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